YTTW電纜據悉,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的電塔戶外終端現場,隨著曹京滎的指揮,他的團隊成員正一點點在電塔上進行高壓電纜的檢測工作。6月以來,江蘇省今夏用電負荷已超過1億千瓦,相比去年提早了不少。
國網江蘇電科院線纜設備檢測技術專職 曹京滎:我們的這項工作從每年的五六月份到九十月份,因為這個時段天氣是比較熱的,居民的用電負荷比較高,通過開展帶電檢測,我們可以及時地發現電纜有沒有問題,然后盡早地來消缺,來保證城區居民的安全用電。
地上高壓電纜的檢測工作需要在戶外高空進行,桿塔在炙熱的陽光下暴曬,如果手臂裸露直接接觸桿塔,會被燙傷,曹京滎他們必須穿戴上厚厚的工作服爬塔、測試、記錄,再進行分析和研判,烈日的炙烤下,豆大的汗水順著鬢角淌下,卻沒有影響他們的專注。
國網江蘇電科院線纜設備檢測技術專職 曹京滎:因為在南方,尤其是梅雨季節,盡管沒有太陽,但它有的時候是非常悶熱的,有的時候我們一身全都是汗,然后那種黏黏的感覺,我們必須要不斷地補充水,有的時候我們一個下午要喝七八瓶水。
除了要登高檢測高空電纜,由于城區里的電纜一般位于地下,曹京滎他們還要經常深入地下十幾米進行地下電纜的“體檢工作”。
順著直梯向下爬了十米左右,曹京滎他們到達隧道所在的位置。隧道上方的柏油馬路被曬熱后,溫度傳導下來,整個隧道就像個蒸籠。里面又集中了許多電纜設備,空間狹小,檢測人員很難直立行走,有時只能爬行。
國網江蘇電科院線纜設備檢測技術專職 曹京滎:有的隧道比較長,可能有10多公里,我們要找這種(測的)接頭或者終端,但是它不是說一直連著的,可能比如說我在這個點測完之后,我要走個幾公里,然后到下一個點,在地下,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它里邊又潮,花蚊子可毒了,第一次下隧道的時候,你會聽到就是那種哐啷的那種很沉悶的聲音,然后一眼望不到頭只能聽到我們幾個人的心跳的聲音,一開始還是蠻恐懼的。
如今,恐懼早已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游刃有余。這些年,曹京滎所在的國網江蘇電科院想方設法優化一線電力工人的工作環境,為每位現場作業的隊員配足了生理鹽水、防曬霜、防中暑和驅蚊蟲藥物等。喜歡琢磨的曹京滎還研發了一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纜檢測“神器”,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國網江蘇電科院線纜設備檢測技術專職 曹京滎:像傳統我們做測試的時候一般要停電,另一個把接地箱打開,打開之后進行一個拆,拆完之后再測,這個周期是很長的,往往需要至少半天以上的時間,現在我們這個測試可以實現在帶電的情況下進行測試,通過這種一鍵式的操作,五分鐘就可以測試完。
每次做完電纜檢測,曹京滎和團隊都要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研判,為電纜出具一份紙質的“體檢報告”,詳細描述電纜的健康狀況。從他2015年入職以來,這樣的報告已經累積了上萬份。這個夏天,他們還將為近2000條電纜線路“體檢”。
國網江蘇電科院線纜設備檢測技術專職 曹京滎:我的爺爺、我的爸爸都是電工,小的時候家里總會有一些比如爬塔的工器具,我經常穿在腳上玩,從那時候就憧憬,我也希望著有一天能夠做一名電力工作者,我覺得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因為我們的辛苦保證了咱們城區老百姓的用電安全,給他們在這種炎熱的環境下送來了一絲絲清涼。